從2007年以來,國內紙張價格持續漲價,新聞紙漲價、辦公文化用紙漲價、包裝用紙漲價,最貼近民生的生活用紙也在漲價,漲價風潮幾乎涉及每一個紙種。在國家實施宏觀調控,貨幣政策趨緊的大環境下,造紙行
業面臨著怎樣的生存環境?漲價根源在哪里?還能漲到什么時候?
我國資深紙業研究員、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宣傳調研部主任周在峰近日介紹了我國造紙業的總體情況。他說,我國造紙業近年來的發展速度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2001年我國的造紙產量只有2840萬噸,到 2007年產量已經達到7787萬噸,年均增長率超過18%,遠高于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在未來幾年內,依然會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根據目前的發展速度,今年我國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造紙產量最大的國家。
原料價格上漲是主因
至于為什么紙價漲得如此兇猛?周在峰認為,造紙業應當說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當前造紙所用紙漿和廢紙原料都在大幅上漲,目前紙張的漲價行為是市場供需的正常反映,也是價格的正常回升。2004年左右的時候,當時國際市場的紙漿和廢紙價格暴漲,國內企業也進行了漲價,2005年漿價有所回落,紙價也跟著降了下來。但是從2006年起,漿價和廢紙價格再次進入上升通道,并持續至今。而國內的紙價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才開始有所調整。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原料成本的增加都被企業內部消化了,造紙企業以犧牲利潤來維持價格的穩定。但成本的增加最終也會體現在產品的價格上來,這才有了2007年以來的紙價上漲。可以說,造紙生產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是紙張漲價的主要推動因素。
漲價其實是一個產業上下游的連鎖反應。造紙廠漲價是因為原料漲了,紙價漲了以后,用紙的企業成本上去了,必然也會上調產品價格。從市場角度來看,這輪紙價上漲主要是化解原料漲價壓力。但作為中間環節的生產企業和用紙企業,利潤并沒有相應幅度的增加。
紙漿價格還沒到最高點
有數據顯示,2007年初國內紙漿進口價格在630美元/噸,今年年初漲到720美元/噸。但4月份以來,國際漿價已經攀升到890美元/噸,國際上的主要紙漿公司近期又提出了新的漲價計劃,計劃提高到 920美元/噸。亞洲地區包括中國在內,雖然在二、三月份時,漿價有所企穩,但上半年仍有漲價的可能。造紙企業的成本壓力依然很大。
以目前市場走勢分析,紙價會漲到什么程度,預計在什么時候會調整到一個平穩期?周在峰認為,這還要看漿價和廢紙價格的調整情況。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漿價基本上到達了一個高點,預計在下半年會高價回落,并趨于穩定。由于紙價比漿價上漲延后大約一年時間,而且北京奧運會馬上就要召開,用紙量會大增,因此短時間內價格不會降下來。預計整個2008年紙價會保持上漲態勢。